隨著氣溫漸漸升高,萬物復蘇的春天又來到我們身邊。除了溫哥華的特色「賞櫻」之外,越來越多的「城裡人」也開始感興趣園藝種植,尤其是可食用的瓜果蔬菜,緩解當下物價飆升帶來的財務壓力,同時也為自家餐桌上增添一份新鮮可口的田園風味。
有句玩笑話說種菜是寫在華人基因裡的種族天賦,因為華人走遍世界,無論天南海北,總能夠適應和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環境,培育種植蔬菜,既能補充家庭食物,又能享受田園樂趣。加拿大華裔移民中,也不乏過往從事專業工作,來加之後轉換身份經營農場,或者熱心自家小菜園的人士,社交網絡上也有愈來愈多的自媒體博主分享種植經驗和樂趣。研究發現園藝種植對人有多方面的好處。
一 參與園藝活動有益身心健康
根據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Jill·S·Litt教授等人所做的社區園藝隨機對照試驗結果發現,花費時間進行園藝活動的人,癌症和慢性疾病風險更低,這可能是由於園藝活動導致他們吃了更多蔬菜纖維,進行了更多運動。此外,他們的壓力和焦慮水平也顯著下降。
顯而易見,自種蔬菜需要費心勞作,從整理土壤、下種、澆水、施肥、除草、收穫,需要長期穩定的體力勞動,同時這個過程讓人能夠靜下心來親近自然,還有人將這個過程作為冥想、放鬆精神的好機會,令人身心舒暢。此外,漫長的生長過程還可以幫助人培養耐心,改善情緒。
二 自種菜園收穫有機食品
隨著國際形勢變動疊加季節性因素,食品價格上漲令大家倍感壓力。尤其是華人喜食的新鮮蔬菜,漲幅亦為明顯。
在這種情況下,在窗台花盆裡種一把小蔥或芫荽,做飯時候隨時摘幾片葉子為飯菜添香;小院空地種幾顆綠葉菜,或者黃瓜番茄,在夏秋收獲的時候盆滿缽滿,更會帶來親力親為的滿足感,和收穫的喜悅。如若再有餘力,還可以在社區種植園地認領一塊「責任田」,任由種菜高手們自由發揮。
自己種植的瓜果蔬菜往往更加關注選材用料的天然健康,所產出的食材也更加新鮮美味,從而鼓勵和促進人們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
三 種菜可以促進社區溝通聯絡
種植不僅僅是獲取食物的方式,也是文化認同和傳承的重要途徑。通過共同勞作,有經驗的長者可以將知識和經驗傳遞給年輕人,鄰居、朋友之間通過分享經驗,彼此互助、交換果實來溝通了解,建立友誼,是一種加深社區聯絡,促進人際交往的有益途徑。尤其是長者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結交新的朋友,並在分享傳遞經驗中獲得尊重和被需要的感受;看到自己親手種植的蔬菜茁長成長,從而增強自信心和生活熱情,並由此激勵他們更加積極的參與社區活動。
如果您也想體驗種植的樂趣,卻不知道從哪裡開始,可以詢問有經驗的親友,或者加入本地的園藝俱樂部(Gardens Club),從中獲得有用的信息。
四 注意遵守本地規章制度
種菜雖好,但也要注意不要影響到他人。獨棟屋社區往往比較注意家家戶戶門前的美觀整潔,前院種植就需要了解本社區的規範,選擇合適的物種來種;後院屬於自家私密領地,可以更自由的選擇種植品類。
另外種植從國外帶入的物種時也需要特別注意,需要先行查閱資料或者諮詢相關人士,以防造成自己不了解的物種入侵和擴散事件。同時也需要了解本地區的野生動物出沒狀況,例如果樹有可能招惹熊,鬱金香花苞可能引來鹿等,必要時可以詢問市政相關部門,了解如何防控風險。
古話說得好:「一年之計在於春」,趁著春光大好之時,如果您也有興於此,就立即發掘自己的種菜天賦,種下一整年的希望吧!
由中僑基金會主辦的「中僑百萬行」是大溫地區最大型的多元文化社區籌款活動之一。
今年「中僑百萬行」迎來40周年,將於2025年7月20日(星期日),於士丹利公園林柏文園舉行,誠邀大家一同見證這個歷史性時刻!
中僑百萬行每年均吸引眾多社區團體、企業、政界代表及善長仁翁熱情參與,攜手支持中僑基金會的社會服務。今年的籌款目標為$390,000,所籌善款將用於支持未獲政府資助的重要社區服務,包括新移民及難民支援、青少年發展、長者關懷、家庭及婦女服務等。
活動當天,除了7公里及3公里慈善步行,現場還設有中心舞台、精彩表演、互動攤位及趣味遊戲,適合全家大小一同參與,共度充滿愛心與活力的周日!
更多活動詳情將陸續公布,敬請密切期待!
活動當天將由百呎金龍帶領步行隊伍,與大眾一起身體力行為支持中僑。
百萬行將由史丹利公園林柏文園起步,3公里路線行將繞Lost Lagoon一周;而7公里路線將環繞史丹利公園步行,沿途可欣賞沿途壯麗海景。
2025中僑百萬行網址二維碼: